◎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在日前举办的2015美国纽约国际书展上,北京出版集团举办了一场主题为“此岸与彼岸”的中美儿童文学作家对谈交流会。就全球化对各自创作的影响、中美青少年阅读状态以及信息时代所带来的文化碰撞话题,中国儿童文学“阅读点灯人”梅子涵、中国最具人气的校园小说作家伍美珍、美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安妮·乌尔苏3位作家进行了交流。
儿童的世界与成人不同
伍美珍认为,儿童的世界与成人有很大不同:儿童在看待这个世界时拥有神奇而独特的视角;而每位成人心中都有一个彼得·潘。她说,每次进行儿童文学创作,都让自己仿佛回到了童年,似乎永远都不会长大。
安妮·乌尔苏谈道,一开始她是为成人写作的,但是成人文学的格式太过严谨,局限性很强。原因在于成人读者的预设立场很强,“而儿童文学则不同,可以将很多元素进行混搭,同时儿童喜欢幻想,魔法文学就是用幻想来看待世界。”
梅子涵则忆起了十几年前在纽约的一段往事。当时,梅先生出任《芝麻街》中国版首席作家,开始认识到幽默是儿童文学最首要的精神,并真正领悟到了儿童文学写作的真谛。他还谈道,此次中美儿童文学作家对谈活动的主题是“此岸与彼岸”,他当年正是从东方来到了西方,从此真正走向了儿童文学。
中美青少年阅读现状各有不同
伍美珍深有感触地说,她十几年前到学校中去,发现大城市的孩子对文学阅读更有兴趣,而乡村孩子则停留在对语文课本的阅读上。然而在今天,大城市孩子的课外时间被电子产品占据,反倒是乡村孩子对儿童文学表现出了极大的阅读热情。另外,中国孩子的阅读年龄也在提前。她说,十几年前她的读者大多十二三岁,而现在基本上八九岁孩子就开始读她的书了,由此说明中国孩子的阅读能力确实在提高。
乌尔苏则表示,美国青少年阅读现状堪忧。由于图书馆预算经常遭到削减,有些美国学校甚至已经没有图书馆了,这让孩子们无法再感受到被书籍环抱的喜悦。美国孩子课业负担加重,进一步影响了阅读兴趣。乌尔苏还认为,美国儿童读物缺乏多样性,并且存在类型化的问题,似乎男孩就应该读男孩的故事,女孩就应该读女孩的故事,“这令人遗憾。”其实,孩子们是最具有探索精神的。
梅子涵则认为,中国人口中有3亿儿童、11亿成人,而恰恰是由成人来决定儿童该读什么书。遗憾的是,这11亿成人中在童年时期认真读过儿童文学的人少之又少。因此,当务之急是要对那些没有读过童话的,特别是中小城镇以及广大农村的孩子和成人普及儿童文学阅读。
优秀儿童文学应是“简单而丰富的”
梅子涵说,孩子们读到的是近处的乐趣,但它又要有远处的哲学。因为是给孩子看的文学,所以是浅浅的、低低的;可它又必须是高高的,会让人拼命去想,有一种需要踮起脚来才能把其中含义从高高树上摘下来的感觉。他认为,中国孩子的阅读应该沉静下来,应当被赋予更广阔的时间与空间。
伍美珍认为,一部作品有很多人愿意去读,有很多人说喜欢,那它一定具有意义和价值。她说,孩子们自己的故事是有着独特价值的,孩子们的想象、情感与创作热情都需要受到保护。
乌尔苏称,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应当具有跨国界读者,而魔法文学就满足了这一标准。
梅子涵认为,当前许多中国孩子阅读美国儿童文学,而美国孩子接触中国儿童文学却少之又少。他认为,翻译并非主要问题,“总的来说,中国儿童文学的数量和水准,与欧美国家相比还存在差距。”
(来源:中华少年作家网/作者:韩显阳)
责任编辑:文禾
支付宝
微信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