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近日,一位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普雄镇宝石小学四年级的彝族女孩写的作文,在网络上广泛传播,引起社会强烈关注,相关评论很多。把“把大凉山贫困的原因归结为落后的传统和文化”,给穷人贴上“愚昧”标签的观点也不少。
有些网友说“有些人固守传统恶习,拒绝现代文明,不思进取”、 “男人不干活,让女人干”、“生了孩子又不养”。这些现象确实有,但不能一杆子打倒一个民族。我在凉山工作了30年,没有看到几个彝族男人不干活,除非他丧失了劳动能力。相反,我们在每个村寨都可以看到的是,那些七八十岁的老人都还在劳动。我也没有看到过父母不养孩子的现象,除非他们丧失了抚养能力。目前凉山有数万孤儿和失依儿童,这些孩子之所以没有沦为乞丐,一是有当地政府的救助,相关部门的帮扶,学校和社会团体的关爱;二是因为彝族社会有自己的救助机制,如果父母不能履行抚养义务,其家族必须承担责任。当地政府的救助,相关部门的帮扶,学校和社会团体的关爱,乡民的勤劳朴实、团结互助的优良传统。
由于地理环境的原因,高寒地带的彝族在教育质量以及普及程度上远不及平原地区,这也给他们走出大山,融入现代文明带来了困难,但随着扶贫力度的持续增大和基础教育投入的增大,相信彝族同胞一定会走出文盲、贫穷、文盲的困境。
凉山的贫困问题不是孤立的,是西部山区普遍存在的问题,包括生活在西部山区的汉族农民。贫困、毒品和艾滋病也是全球共同面临的挑战,需要全人类共同承担责任,共同努力解决。
对于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我们不要利用话语霸权侮辱他们,在他们的伤口上撒盐。
(来源:中华少年作家网/作者:安之)
责任编辑:文禾
支付宝
微信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