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谈获奖小说:
沉重的亏欠促使我拿起笔
谈起《黄雀记》创作起因,苏童说,小说的“胚胎”是他上世纪80年代听说的一个故事:街上一个十七八岁的小男孩,和几个小伙伴参与一起“强奸案”,虽然是女方主动或默许,但那个女孩后来迫于压力还是和家长一起控告那几个男孩,家长们轮番做女孩家长工作,以至于女孩的口供一直在变化,而这个男孩家里最穷,没钱收买女孩家长,刚好又碰上“严打”,结果被判无期。
“那个男孩与我很熟,他有一双干净的眼睛,我不相信他真的参与强奸,然而由于社会、时代、人性等各方面的原因,他完全走上另一条人生轨迹!”苏童说,“那个男孩的形象一直存在我的脑海里,仿佛一个沉重的亏欠,促使我拿起笔来!”
2009年末,苏童开始创作《黄雀记》,一直到2013年才完成,“我仿佛在进行一场马拉松,这是一种情感上的高强度投入。”在这部20多万字的小说中,苏童的目光仍然聚焦于香椿树街:一宗错综复杂的强奸案绵亘了20年,也主宰着三个少年一生的际遇与命运。保润、柳生、小仙女之间的爱恨情仇,以悲剧贯穿了《黄雀记》的故事主线。
苏童说,“在《黄雀记》的写作过程中,我一直在想着俄国伟大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两部代表作。”《黄雀记》之名,源于“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暗喻了《黄雀记》中主要情节的交错复杂与命中注定,少年保润将仙女捆绑在水塔之上,但没想到最终对仙女实施强暴的却是他的朋友柳生;命运的纠缠,赎罪的艰辛,或许,黄雀就藏在我们身后。翻开《黄雀记》,苏童以温婉、沉实、内敛的耐心,从容叙述了一个时代生活的惶惑、脆弱和逼仄。同时,苏童对转型时期的社会乱象、个体窘境以及国民精神紊乱的特征及荒诞,进行了深刻的解析和细腻的描摹,直达生活世相的内核。
谈写作姿态:
离地一米高的飞行
苏童的创作,一直与生活、社会、时代“若即若离”。丰富的想象,细腻的语言,饱满的情感,充满怀旧氛围与江南气息。谈起现实主义创作,苏童强调自己的写作姿态是“离地一米高的飞行”,“既保持对现实的敏感与关怀,又保持着某种独特的、充分的自由与审视。”
在苏童看来,一个作家对现实的关注,可以有多种多样的形式,无论是“零距离”,还是“保持一定的距离”,这都是作家的选择与角度,“最关键的还是要对现实保持着巨大的热情,并具有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
苏童强调,一个作家要想深切地反映现实,决不能急功近利、浮皮潦草,很多时候需要我们“跳出圈外”,或者经过长时间的沉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苏童说,现实想要在作家这里得到深刻的审视,需要一个缓冲期,十年或者更长时间,就像雨果写法国大革命的《九三年》,他是隔了20年之后才写的,“我一直觉得写当下其实是容易的,但是要把当下的问题提炼成永恒是个问题。当你提炼不得或未提炼成功的时候,不应该急匆匆地扑到当下中去。”
苏童在文坛一直以短篇小说见长,被誉为“短篇小说圣手”。不过,苏童近年来的长篇创作同样成果斐然,《河岸》获第三届英仕曼亚洲文学奖,2010年苏童还凭《河岸》获“年度杰出作家”,而此次《黄雀记》又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足以证明苏童在长篇创作中的实力。苏童坦言,长篇创作中最满意的就是《河岸》和《黄雀记》,“而《黄雀记》虽然仍是香椿树街系列的延续,但和以往重回忆不同,这篇小说的背景从上世纪80年代一直延续到新世纪,因而更加观照现实,香椿树街就像是现实生活中的一条街。”苏童深有体会地说,“离地一米高的飞行”,更加强调时间的沉淀与审视的力度,这样的现实主义创作才更有生命力。
谈江苏文坛:
群山并峙阵容豪华
文学界一直有一种印象,江苏作家一般以中短篇创作见长,作品更多地以情感细腻、意境悠远等为特色,缺乏洪钟大吕般的浑厚与沧桑。苏童认为这是一种“偏见”,“地域与作家的创作之间尽管有一定的联系,但我们不能夸大这种联系,更不能随意贴标签。”在苏童看来,江苏文坛有群山并峙的豪华阵容,叶兆言、范小青、赵本夫、黄蓓佳、储福金、叶弥、鲁敏等等,都是非常优秀的作家,他们在各种文学体裁创作中都取得优秀的成绩,长篇小说创作也成果斐然,而且风格多样,有清新,也有浑厚;有细腻,也有粗犷。
2011年,毕飞宇以《推拿》实现江苏在茅奖上零的突破,弥补江苏文坛的一大缺憾,而此次苏童以《黄雀记》在茅奖中再获殊荣,又一次显示江苏文坛的强大实力。苏童认为,近几届茅盾文学奖的评选,全社会日益关注,评奖程序也更加科学公正,基本上反映中国文坛长篇小说创作的实绩,江苏在这个重要奖项中接连获奖,无疑可喜可贺,众望所归。
谈起自己此番获奖,苏童坦言“非常兴奋”,不过,在兴奋之余,苏童强调,“获奖只是对自己以前创作的一个总结,并不能代表未来。奖项对写作来说,就是一张奖状,不能决定写作的品质和方向,对此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苏童说,“一个优秀的作家,不应该为市场和奖项而写作,作家的使命是审视社会与时代,挖掘人性这一永恒主题。”
(来源:中华少年作家网/作者:贾梦雨)
责任编辑:文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