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北京女作家韩晓征的小说集《美器》上个月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了,笔者从拿到书直到把这五篇小说读完,用了有半个月的时间,看完那一刻仿佛与韩晓征一起经历了很漫长的时间。就像韩晓征所说,这本书对于她的意义,是从此以作品为武器,开始了与时间的对抗。
笔者起初认识韩晓征,只知道她是目前最优秀的文学编辑之一,直到后来才慢慢听说她的故事,知道了她是毕业于北大中文系的才女,早在中学时就是一名少年作家了,那部《夏天的素描》让她很早获得了文学界的注意,有了相当的知名度。
所有人都羡慕她少年成名的顺风顺水。知名作家、中国作协副主席陈建功与韩晓征的父母相识,“我永远记着她的父母,我的朋友韩少华、冯玉英伉俪谈起女儿时那欣赏与满足的神情”,他还把韩晓征作为自己女儿的榜样。
从小生长在北京的韩晓征与大家眼中的北京姑娘不一样,她说话永远轻声细语,温文尔雅,甚至带着某种惊恐。直到看到序言时才知道她所经历的,也明白了她的“沉寂”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样小时了了。她父亲重病多年,作为女儿她为此奔波,创作时间和精力上带来了不可控制的影响。
曾获得老舍文学奖、创作话剧《鲁迅》引起诸多话题的女作家李静是北京日报的编辑,她与韩晓征同龄,也就更能理解彼此,让韩晓征成名的《夏天的素描》写于1985年,“晓征还是个高中生,才华横溢、名满天下,在文气稀薄的辽西小城念初中的我,当时正手捧刊载晓征文章的《作文通讯》,孜孜研习作文秘籍。”李静这样回忆。
拿到这部小说集的时候,笔者就明白了这本书的分量。有人说,“消失”了很久的韩晓征又回来了。其实韩晓征从未“消失”,这些年她一直在用文字来对抗时间。在这书中的五部小说也能看到她这些年来清晰的创作轨迹。她将二十多年来创作的作品精选了五个,收录在这本书中。所以说这本书几乎是她到目前为止的所有心血。
按时间顺序,第一部就是那篇让她出名的《夏天的素描》,按现在的名词,这篇小说应该被归入校园青春文学,这也几乎是所有作家必经的阶段——描绘少年时期的时光。之后的《橘子》是写于1992年到1994年之间,是从一个女童的视角描绘女性的性觉醒。再后一篇《换头》可就更让人刮目相看了:文言文写作并不是她的噱头,两万多字,如果没有相当的古典文学功底,一般都不敢轻易尝试。小说以蒲松龄的《陆判》一文中书生妻子被换头的情节,演绎出一场偷天换地的女性主题。
这篇小说无疑是整本书最吸引人的一篇,李静问韩晓征为何非要用文言文写小说,作者却轻描淡写地说:为了跟蒲松龄做游戏。这短短的一句话反倒让人体会到她写小说的妙趣:她是只为了创造出一种特殊的文学快感,全然不顾市场或是读者的喜好,她的创作极具个性,完全在彰显自己生命中最有趣与热爱的那一面。
最后的两篇是她的成熟之作:《美器》写当代艺术家在北京的生活,《妙色》写一位古典文学的教授与一位少妇的故事,用她小说中的原话:“没有什么戏剧性的场面出现,像生活本身那样。”
在陈建功看来,韩晓征的文字“平静内敛,有别于他人的嚣张和张扬”,他看过这本小说后感叹这本书是一个分水岭,她少年那些作品还都属于青春文学,这本书里的作品已经是成熟地开始思考女性整体命运了,这是一个初具沧桑的作家开始了成长,这也突然把他对于老友一家遭遇的辛酸感慨,幻化成了欣慰,和对于这位成熟的女作家的新的期待。
其实《美器》并不算是韩晓征的“复出”之作,毕竟这些年她一直没有停止创作,只不过因为对于写作的敬畏和许多其它原因,她并不那么高产,甚至是每篇小说都是精雕细琢、反复斟酌后才敢拿出来示人。笔者能够感受到韩晓征将这本书寄给朋友们时的那种小心翼翼,就像她在扉页一笔一画、端端正正地写着“雅正”二字。
(来源:中华少年作家网/作者:蔡海玲)
责任编辑:文禾
支付宝
微信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