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近年来,诗人白鹤林的名字在省内乃至全国诗坛日渐响亮,其个人的创作迎来一个高峰期:2013年,以诗歌创作成就当选四川省作家协会评选的首届四川十大青年诗人,诗集《车行途中》获中国文化报社和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等单位评选的“全国鲁藜诗歌奖”诗集类一等奖;2012年以来,十余首诗歌先后被澳籍华裔作家、翻译家欧阳昱教授翻译成英文,在澳大利亚的英文报纸、文学期刊和诗选发表,在澳大利亚ABC国家广播电台被朗诵;2008年至今,作品相继在《新京报》《星星》《诗林》《江南诗》等国内多家报刊上重点推出……
创作高峰的背后,诗人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与文学感悟?
迷上诗歌:工科生开始写诗
白鹤林本名唐瑞兵,1973年生于四川蓬溪县,他的笔名“白鹤林”取自于故乡邻村外婆家的村庄名。据白鹤林介绍,大概在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他开始喜欢上古典诗词,曾作有打油诗,记忆中还得到了语文老师的鼓励。但真正开始阅读和写作现代诗,则是他考上中专之后。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白鹤林在当时的四川省机械工业学校(现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焊接专业学习。那是一所培养工程技术人员的工科学校,学工科并不是他自己的选择,而是父亲的“一厢情愿”。因为白鹤林的父亲当时在绵阳一家军工企业工作,他自然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子承父业——将来成为一名工程师。白鹤林后来发现,自己不太喜欢这个“枯燥”的学科和行业。正是在那时,他在学校附近的“工农村”镇的报刊亭,发现了《诗歌报》《星星》等诗刊,从此迷上了诗歌。
因为沉迷于写诗,白鹤林的学习受到了影响,成绩开始下滑,最终因为四个科目考试不及格而留级。不知情的父亲知道他留级的消息后,十分生气地来到学校责问留级原因。当父亲知道自己的儿子是因为写诗这么一个“莫名其妙”的原因而留级时,他严肃而苦口婆心地教育了儿子一通,就差没有给儿子下跪了……
这段特别的经历,给白鹤林的人生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他也第一次明白了一个诗人在现实生活中的艰难。在后来的学习和工作中,他也因此养成了谨慎、谦虚而踏实的个人风格。
默默无闻:在寂寞中坚持创作
虽然自1993年开始,白鹤林就开始发表作品,诗歌先后见诸《芳草》《青年作家》《星星》等刊物,但都是零星作品,没有引起编辑的关注。因此,在早期近十年的时间里,白鹤林的创作基本处于一种默默无闻的状态。
“这未必是一件坏事。”白鹤林告诉记者,“现在来看,当时在寂寞中坚持写作,无意中保持了作品的某种非主流品质。”1996年开始,为了有一个交流的圈子,白鹤林与当时绵阳的范倍、周薇、海融和邓辉等几位诗友一道,自办了一份名为《侧面》的诗歌民刊。1997年,《侧面》与另一份诗歌民刊《终点》合并。后来,有诗歌研究者评价《终点》成为“九十年代后期以来中国现代诗在大西南的主阵地”。
为了生存,在1995年至今的二十年间,白鹤林曾先后做过工厂技术员、报社编辑记者、房产公司策划经理等工作。但无论何时何地,白鹤林始终放不下的还是文学,对文学的坚持也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和命运。2012年,经绵阳诗人雨田、温芬的介绍,白鹤林到了绵阳市文化馆,成为一名特聘工作人员,专门负责创作和编辑工作。
在文化馆,白鹤林的工作除了日常文稿写作和编辑文艺刊物《蒲公英》外,还有每年一届的迎春诗会,甚至进行群众文化研究。虽然事情不少,但工作环境的变化与视野的拓展,让白鹤林提升了文化底蕴,作品变得更加大气、开阔了。
热爱绵阳:为富乐山写本诗集
随着年龄的增长,白鹤林对生活和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和思考。2009年以来,白鹤林写作了多首长诗和大型组诗。2013年,他写出了大型组诗《后山》,共收入短诗60首。而这组作品的写作动机,仅仅是基于一个朴实的想法。
“绵阳是我的第二故乡,富乐山下的沈家坝则是我现在的安身之地。因为热爱这个地方,所以我有了好好写一写这个地方的念头。我要写一本诗集,献给这座山。”白鹤林说。他希望《后山》以后能够单独出版,因为它反映了自己对绵阳这片土地的热爱。
《后山》出炉后,受到了诗友和文学刊物编辑的广泛好评,被认为是白鹤林近年来质量最高、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后山》不仅陆续零星地见诸《星星》《诗林》《四川日报》等报刊及选本,后来更是得到了浙江省作家协会主办的大型诗歌双月刊《江南诗》的编辑江离的特别赏识。在前不久刚刚出版的《江南诗》2014年第5期上,《后山》在其开卷栏目“首推诗人”被重磅推出,一次性选发诗52首,并配发创作谈一篇。在“主持人语”中,编辑江离评价《后山》是写“一山而如百山”,认为白鹤林的诗歌已“自成格局”。
在“后山”安静地写诗,这是白鹤林的理想,也是诗人乐在其中的一种幸福。期待自此出发,白鹤林能够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人物档案
白鹤林,本名唐瑞兵,1973年生于四川蓬溪,现为绵阳市文化馆创作编辑。1993年至今发表诗文数百首(篇),著有《四个短途旅行》《车行途中》《60首诗》等多部诗集。曾获“井秋峰短诗奖”、“四川十大青年诗人”、“全国鲁藜诗歌奖”等多种奖项。
白鹤林诗选
后山(组诗节选)
游山如读书,一里当一叶。
——[清]李调元《游山》
后山:半山
诗歌即是迷途。
而理论如鹘仑,
令你的来路不明。
出门只为见山。
至哲学的半山腰,
左右才可以逢源。
山野自成殿堂,
旁门教授左道。
园中园里观湖,
半日嫌浮生。
后山:听雨
雨滴是夜的勘探仪,
可知秋意深几许?
可知雏菊开后山,
明天能否赏析?
后山:寻踪
上山的目的有两种:
一是松懈肉体,
二是休憩魂灵。
但最后的际遇,
都不在前途。
而是在于迷路。
后山:回程
溪流在山间奔赴它的前景,
我们也在山间默默原路返回。
对于日夜兼程的山泉,
时间是一种无限深情的慢。
对于偶然造访的我们,
感言珍贵如山泉。
后山:后院
园子是传统的,但形同陌路。
好像陈年的新生活。
好像每天经过停车场的前院——
墙角那生猛的枝节。
我不识红叶般的三角梅。
我所盲目的,恰是你的明媚。
这是世界对你的垂青。
好像更多的花木早已静默开放,生长。
在书法的后院,在如墨的春光里。
(来源:中华少年作家网/作者:张榕博)
责任编辑:文禾
支付宝
微信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