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班 等你来为中华少年作家代言
中华少年作家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正文
批评家李静:重识中国作家的优长与简陋
2015年2月7日 ⁄ admin ⁄ 评论数 0+ ⁄ 已影响 +

【简要介绍】
  李静,1971年生于辽宁兴城,1996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文学硕士。现供职于北京某媒体。著有话剧《鲁迅》、批评文集《捕风记》、随笔集《刺猬札记》(台湾)、《把药裹在糖里》、《受伤者》等,并编有2002年至今的《中国随笔年选》、《中国问题》、《读木心》(与人合编)等书。
  【李静印象】
  李静是一个散淡的写作者,也是一个对文字怀着敬意与洁癖的批评家。她对不同文学经验的分享,旨在解析心灵的复杂面貌,重建批评的内在信念,并不时流露出自己对意义的焦虑、自由的渴望。批评既是审美的决断,也是精神理解力的释放,是一种人性对另一种人性的钻探,也是一个灵魂把另一个灵魂卷走。她出版于二○一一年度的《捕风记:九评中国作家》,正是这一批评风格的演示:远离喧嚣,但不孤冷;语锋逼人,可不乏善意;看似独语,精神上却洋溢着沛然之气;无意逢迎,然而也不诛心。李静以自己的公正、理性、诚实和清澈,重识了中国作家的优长与简陋。
  【人物感言】
  文学前辈乔治·斯坦纳的一句朴素之言:“文学批评应该出自对文学的回报之情。”我想再也没有什么比这句话,更能确切描述文学热爱者从事批评写作时最本真的动机。从这一动机出发,文学批评家探寻文学之美,也探寻自己的精神角色。
  那么,这是一种怎样的角色呢?我至今没有改变在《当此时代,批评何为》一文中表达的看法:文学批评家“在个人的超功利创造力与人类社会的功利目的之间,应扮演一种至关重要的角色:他/她应以揭示创造力的隐秘,绘制其美景,激发生命力的闪电,投身精神的冒险,来对当代社会的功利偏颇提出异议、发出警告,并‘探寻能够超越一时之社会需求及特定成见的某种价值观’(哈罗德·布鲁姆语)。这是文学批评在此功利时代,不可替代的精神使命。”在当今中国文学的卑微处境中,指认这一使命,彷如痴人说梦。但假如文学批评家拒绝思考和承担这一使命,拒绝回应人们在时代生存中发生的普遍困惑,那么文学批评必将沦为一种贫乏狭窄的知识生产,而堕入“赘物”的命运。在此两难中,文学批评者现在所能做的,或许是一项充满张力的工作:一方面,辨认和标举那些自发的、真实的、富有冒险精神和艺术创造力的文学写作;另一方面,将关于文学作品的审美判断,与对意义和自由的探讨结合在一起。
  在这里,我愿意强调一句貌似武断的话:意义和自由乃是衡量一切精神创造的价值标尺,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尤为如此。不从这种价值源泉中汲取力量,则文学创作就不能成为“个人真理”的忠实见证,那个“站在墙的一边还是蛋的一边”的选择题,也将只有一个羞耻而怯懦的答案。文学批评虽是关乎“美”的判断,但“美”却诞生于爱与自由的道德;唯有毫不退却地持守和实践这种道德,在对形式真实和精神本体的品尝中浸润这种道德,文学批评才能真正成为创造的助产士和推动力,进而成为创造本身。
  1990年代以来,在公众的白眼和嘘声里,中国当代文学几已成为“不冒险”的体制化写作的代名词。经过二十多年自生自发的创作与阅读的淘洗,一种新的文学感受力和创造力正在形成。它不囿于体制内外,尽可能直接而诚实地向外部世界开敞,它翻检着扭曲而负重的良心,书写着疼痛而荒谬的经验,它的沉默茁壮的诗意,在呼唤公正贴切的认知。这是当下文学批评需要清点的财富,在清点之时,批评者将其引向语言、生命与哲学的视野,引向意义、自由与爱的维度。
  我们每个人都在感受着文学的恩泽与力量。我们都深深相信:能真正影响人的灵魂的,不是权力,不是教条,而是一个故事,一首诗。我愿我们的文学批评也能成为真实而自由的诗篇,参与到增进公众精神成熟的进程中。

(来源:中华少年作家网/记者:刘一秒)

责任编辑:文禾

支付宝

支付宝

微信

微信
作家梦想,我心飞翔

发表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资讯
说说
旗帜
学作文就上新阳光作文
本站系公益性文学网站,若无意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致信电子邮箱(791541679@qq.com),我们第一时间处理,谢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