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你见过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8岁时候的样子吗?4月9日上午,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孔庆东发布微博:“文学虚构可以改变真实记忆,甚至作家也会迷失真我。某作家常写自己小时候饥寒交迫,这是他1962年春天的照片。”没错,照片中的小男孩正是作家莫言。(4月9日观察者网)
照片中的儿时莫言确实并不显瘦,莫言如此回忆:“那时候,我们这些五六岁的孩子,在春、夏、秋三个季节里,基本上都是赤身裸体的,只是到了严寒的冬季,才胡乱地穿上一件衣服。”莫言继续说道,“那时候,我们身上几乎没有多少肌肉,我们的胳膊和腿细得像木棍一样,但我们的肚子却大得像一个大水罐子……我们的脖子细长,似乎扛不住我们沉重的脑袋。”
看这张照片,与莫言自己所描写的确实有较大出入,当然也可能莫言在照相前特意穿带整齐了去照相,但据莫言自己回忆到,当时是其表姐照相时,他临时去搭的一张相,也就是说,莫言这张8岁的照片可以较为真实地再现当时他的生活状态。这时候的莫言与他自己所描述的确实不太一样,虽然并不像一些网友调侃的是“小胖子”,但从照片上来看,并不像是受到“饥寒交迫”的人。
当然,虽然那个时期是困难时期,但父母还是会优先让孩子吃好的,可能莫言所受到的苦并不像他自己所说一样那么严重。巴尔扎克有一句名言:“苦难是人生的老师”。文章憎命达、愤怒出诗人,一些悲惨的往事成了作家们源源不断的题材,成了作家丰富的精神财富。正是因为苦难、情感纠葛等等意境能有助于作家写出优秀的作品,于是出现了一些无病呻吟甚至胡编滥造的作品来欺世盗名。记得我姐读小学时的一个同学,写了篇作文,文中写道其父还是其母病逝,写得真挚动人,在市里组织的小学生组作文评选获了奖,最后却证实其父母活得好好的,就取消了已颁发给她的奖励。一些作家为了写出“感天动地”的文学作品,不惜编造出很多未曾发生过的故事。
但是,文学作品本来就是虚构的,不应该过于较真,就像莫言的小说,不能说描述了人们在饥寒中的凄惨景象,而就认为莫言是在编造故事,莫言不是史学家,他是作家,他的作品可以是虚构的,可以对所描述的事件进行渲染、夸大的艺术处理。但文学作品也不可背离了历史大背景,应该遵循基本的史实。而这点我觉得莫言应该做到了,在那个时期,确实很多人吃不饱饭,不能因为莫言小说中有渲染等艺术处理方法,就认为莫言在瞎编滥造。至于莫言自己,他出身于普通的农民家庭,在那个时期吃不饱饭也很正常,但父母可能优先给孩子吃,以至于孩子并不会太难捱,这也可能就是莫言8岁那张照片为何并不显瘦的原因。
当然,莫言通过散文或是个人回忆的方式叙述那段历史的个人经历时,还是应该保证完全真实。他说到自己小时吃不饱饭,“像狗一样把任何能吃的东西塞进嘴里”,看过莫言彼时的照片后,自也难免不引起人们的怀疑。但一张照片毕竟说服力不够,不能凭借一张照片就来认定莫言是在煽情地掩饰当时的真实场景。
要证实莫言是否说谎,需要还原那段历史,不能再只有文学家的描述,也要有严谨的历史资料与数据及更多影视作品与报道来还原历史真相。网上很多网友质疑莫言的言行,正是因为这些网友大多是八零后、九零后,他们对那段历史隔膜,历史记忆已经断代。我们不能只有一张照片来为莫言所叙述的故事证实或证伪。此一事件,也提示了作家虽然并不是史学家,但也需要真实记录自己的时代,这是对时代负责,这也才是作家的真正使命。
(来源:中华少年作家网/作者:戴先任)
责任编辑:文禾
支付宝
微信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